1139项!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宁市市级层面密集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数量。

  从2012年的2503.18亿元,到2021年的5120.94亿元,迈上5000亿元台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gdp(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变化。

  非凡十年,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星火成炬——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改革促成的蜿蜒上扬之发展曲线,还有南宁市驰而不息深化改革的清醒与坚定。

  十年来,南宁市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以改革“关键一招”应对大战大考,以改革赋能“强产业、助脱贫、战疫情、促发展”,共召开深改委(组)28次会议,全面承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接续推进党的十九大以后部署的新的改革任务,先后部署推进了1139项改革任务,对经济、开放、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化、民主法制、党的制度建设等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十年来,南宁市委着力构建深改委推动改革落实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改革的调研谋划、项目化推进、跟踪调度、督察评估、绩效考核、试点探索、宣传推介、经验交流、容错纠错等方面工作机制,结合首府实际,谋划了一批基础性、牵引性的重大改革事项,推出了一批回应群众呼声的“微改革”“微创新”,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改革成果和亮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改革等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黑臭水体治理、“智慧人社”公共服务、工程项目“多测合一”等一批改革典型在全国交流推广,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多项试点经验获国家部委肯定……全市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为推动首府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

  南宁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有力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推动首府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一揽子援企稳岗、纾困解难政策,改革指挥架构,实行扁平化指挥,建立平战转换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党建 网格化”管理,筑牢社区疫情防控防线,多次快速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市场经营平稳有序。

  加快建立工业振兴制度机制,改革项目策划和前期研究工作机制,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改革招商引资机制,聚焦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招商,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引进了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初步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产业转型迈向新领域新赛道,经济发展质量有了新提高。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推动审批速度再提速,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供给,一大批服务事项实现“一事通办”“全城通办”“跨省通办”“网上可办”,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公安干警在引导群众使用系统终端办理机动车业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行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截至2021年,全市累计组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5个、占全区35.35%。

  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盘活国有资产结合起来,推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产业功能,推动新组建南宁乡村振兴集团,逐步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新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城市更新基金、房地产平稳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产业。

南宁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列车始发。

  改革厚植开放新优势

  南宁市深入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做深做实面向东盟和rcep的开放合作,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从服务“10 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改革升级,加快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今年以来,南宁市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额312.7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市进出口的35.8%;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近450份,涉及金额约2.83亿元,签证数量和签证金额均居全区前列。

  服务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将“给南宁带来一片海”,完善以南宁为核心的出省出边出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铁路货物通关便利化改革,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场所实现封关运行,开通中老、中欧等国际货运班列和“公铁海”多式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常态化运行,从2018年的59列增加到2021年的346列,增长了5.9倍。

  优化整合国家级开放平台资源,统筹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与金融开放门户、东盟信息港等重大开放平台融合,促进南宁综保区与南宁国际铁路港融合发展,与临空经济示范区等联动发展,打造跨境产业融合发展重要载体。

  创新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依托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建立健全加工贸易担保、“综合保税 维修加工”、支持建设公共海外仓等机制,创新培育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产业链,促进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型升级。2021年南宁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31.92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全区。

  改革顺应人民新期盼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南宁市全面推进建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制度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统筹公立医院改革、村医“乡聘村用”改革等,组建了一批医疗集团、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塘、延安等一批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城市医疗集团经验入选全区优秀改革案例,南宁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激励。持续推动医保领域创新突破,先后在全国、全区率先推出家庭共享医保、智慧医保等,深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现对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职工的“全覆盖”。

  统筹深化学区制、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等改革,推进教育“减负”与“提质”协同增效,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品牌初步形成。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

  持续推进人社公共服务创新,建成全国首个“智慧人社”系统,创新打造全国领先的“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人社服务新体系,在全国全区率先推出“免申即办”“打包快办”“区块链 人社”等100多项创新措施,与人社部共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智慧人社联合创新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报酬纠纷快速调处合作机制,“智慧人社”成为全国品牌。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黑臭水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等改革举措梯次推出,2021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全面达标,“南宁蓝”保持常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主要流域二类以上水质占比达到100%,水环境质量排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24名、省会城市第2名。“中国绿城”金字招牌不断擦亮,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过去10年超过200万人成为新市民。

旖旎的邕江两岸风光。图为良庆大桥一带。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完成县级融媒体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促进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自建、按比例配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满足了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多样化需求。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成一批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饭堂”,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社会救助试点,创新居住地申办低保模式,工作经验被民政部评为2021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仙葫苑公租房小区。

  改革焕发农村新活力

  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南宁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试点,加快人才、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乡村聚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制度和政策体系,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精准发力打好“四大战役”“五场硬仗”,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设立“防贫基金”、精准防贫综合保险等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探索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机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举措,积极盘活利用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26亿元。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10 3”提升、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等行动,健全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创新建设“6 6”全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火龙果、沃柑产区,蔬菜、水果、畜牧业成为超百亿元产业,“邕”系品牌走向世界。

  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健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推进机制,创新开展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下乡服务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改革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南宁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治理各个环节。

  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成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纵深推进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运行通畅协同有效的工作体系。

  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推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全覆盖,南宁公安创新“1 n”智慧作战体系等做法获全国推广,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精准排查精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一站式”多元解纷、全科网格管理、智慧治理等创新举措加快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健全完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度机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基层党建、亲商强企等领域,接续实施“先锋引领 ”系列行动,打造“逢四说事”“社校联盟”“时间银行”等一批基层党建品牌。建立完善“四个一线”选人用人机制,精准选派一大批优秀干部到重点项目建设、深度贫困地区等一线历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先后推出“1 6”政策、“自贸区10条”等人才政策,紧贴重点产业需要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计划”,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和近10年增幅均排在全区首位。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从落实“两个责任”、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监督体系、贯通“三项改革”等方面健全制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规范正确行使。大力推进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为主要内容的清廉南宁建设。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面对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南宁市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保持改革的定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 数说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本级共推出了1139项改革任务。

  具有南宁特色的自主改革任务占比逐年增加,2022年达到28.7%。

  全市各级各部门自主推出的小切口、见效快的“微改革”“微创新”累计超过1000项。

  ●记者手记

  抓改革就是抓发展。十年来,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亮点频现的态势。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南宁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更牢、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势头更强,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我们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惧未来的勇气和担当,以全面深化改革谋未来,奏响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来源:南宁日报 记者 阮晓莹 通讯员 罗必敬 方梅